2022-04-12
昨天(4月11日)下午開始,由于冷暖空氣交匯,我國多地遭遇今年來最激烈強對流天氣,河南新鄉、河北邯鄲等部分地區冰雹鋪滿地,四川安岳遭遇當地1951年來最強大風。
2022-04-12
4月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由該校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組成的研制團隊,順利完成了大視場巡天望遠鏡的科學級電荷耦合器件(CCD)測試系統及其主焦相機——CCD290相機的驗證工作,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國在際著名天文儀器雜志《天文望遠鏡儀器與系統》上,為主焦相機的研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2-04-12
11日,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中國散裂中子源大氣中子輻照譜儀近日成功出束,標志著該譜儀設備研制與安裝成功。束流性能測試表明,已測工況的中子束尺寸與分布、中子能譜、通量等重要參數與預期相符。
2022-04-11
讓衰老的細胞“返老還童”?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句話都會眼前一亮,畢竟無論貧窮與富有,衰老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命運。
2022-04-11
4月11日是第26個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的主要療法是藥物治療,為延長“蜜月期”,建議患者從小劑量開始服用藥物,后期逐漸增加劑量。
2022-04-11
4月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由該??萍伎脊艑嶒炇遗c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北村遺址中的陶器、紅燒土和碳化植物遺存開展了系統的年代學分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第四紀地質年代學》上。
2022-04-10
2022-04-08
4月7日傍晚,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今年首只麋鹿寶寶順利誕生,工作人員為之取名“鹿虎”。
2022-04-08
白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鳥類中的活化石”。
2022-04-08
嘉塘保護地位于青海玉樹州稱多縣的嘉塘草原,這里既是當地牧民重要的牧場,也是我國眾多珍稀物種的棲息地。近年來,嘉塘保護地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越來越多當地農牧民,用自己的方式保護長江源區的生態環境。
2022-04-08
記者從中國科協了解到,為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會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國科協日前認定了800個單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22-04-08
我國《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近日正式發布,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氫能如何應用?為啥重要?離我們有多遠?通過這張長圖,讓我們一窺氫能“畫像”。
2022-04-08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成為入住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批航天員。目前,航天員乘組計劃于4月中旬返回地面。160余天的太空飛行中,神舟十三號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快戳視頻了解下。
2022-04-07
世界衛生組織7日在此間發布的數據顯示,西太平洋地區每年有350萬人因環境問題而死亡。世衛組織呼吁各國政府采取行動,應對氣候危機,保護地球,保護民眾健康。
2022-04-07
《參考消息》6日登載美國《大眾科學》網站報道《科學家解釋,為什么在室內穿鞋很惡心》。
2022-04-07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工程師在《物理學雜志D》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利用蜂蜜研制出了一款憶阻器。
2022-04-07
英國《自然》網站6日公開的一篇論文,描述了覆蓋人類整個生命周期的大腦發育標準參考圖。
2022-04-07
布利岡結構由單向納米纖維片層螺旋堆疊構成,在骨、魚鱗、龍蝦殼等多種生物材料中廣泛存在,是一種典型的纖維增強結構,直接決定這些生物材料的卓越力學性能。